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平常的日子依旧

时间:2017-12-31 23:15:00  来源:  作者:


(漫画/曹一)

岁末年初,约定俗成地似乎应该完成两个“规定”动作:一个是盘点一下过去的一年都做了些什么,一个是筹划一下来年有什么打算。尽管没人督促你交这两份“作业”,不过自觉地总结和计划一番也是挺好的。

其实每年进行年终“总结”的时候,总难免有些心虚,因为经常会发现这一年过得“碌碌无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生活中实在也没什么让你“决策”的机会。每年两个学期,该上的课和该做的事差不多都是固定的,几乎连开始和完成的时间都没什么变化。比如说每年秋季新学年伊始,研究生新生要选导师,虽然大家都希望如孟子一般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过投到你门下的学生,性情如何,努力程度如何,是不是搞研究的“料”,那就和摸彩票或赌博一样只能碰运气了。再比如,常规的工作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研究生论文答辩,上半年在3月中旬的某个星期五下午的五点前论文要定稿,下半年则一般在9月中旬的某个星期五下午五点前,所以,不待工作人员催促,这期间的任务就是谈论文,看论文,改论文,这个工作一直会持续到截止时间为止。到了五月或十一月下旬的某个星期六日,又会按要求进行论文答辩,通过或不通过,无非这两个结果,不过以这几年的情况看,通过的学生居多,如果某个组“胆敢”给学生不通过,那答辩老师就别想再过清静日子了,接待堵门哭诉的学生会成为你的日课。

带学生之外的工作是上课。一般来说,学生的培养计划是早已制定好了的,好几年才微调一次,所以你的课是在春季学期还是秋季学期开都是固定的,而且每门课学分不变,也就决定了你的课每周上几节都不会有变化,唯一能“机动”的地方也就是选一选周几的上午或下午而已。如果评价老师的生活,“机械”俩字可谓恰如其分。对于一门体系成熟的课程,能够“创新”的地方并不多,这几年随着马工程教材的推广,再加上教学管理方面的严要求,再遇上觉悟和警惕性高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并无多少发挥的余地,因此上课并不具挑战性。

社会上的人大多羡慕老师有两个长长的假期,这也是这份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假期里旅游、写作,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只是近年来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课程多样化的要求,每年的暑期还增加了二学位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专业之外,选修一门感兴趣的专业,作为老师,就需牺牲掉一部分假期,在酷暑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了,这个时候的工作还是蛮辛苦的。

老师的生活里离不开书,教书之余的绝大多数时间就是看书和写作。近年来看书已很少通过图书馆借阅了,因为借书有还书的期限,你也不能在书上乱涂乱画,所以遇到心仪的书,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再加上网购图书的方便,稍微浏览一下,就会把购物车“堆满”,当然在家收快递、拆封并签名的过程也是很享受的,每年买书少说也得花掉好几千的银子呢!这几年认识了不少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朋友,在微信群里一看见他们有新书出版,我就会毫不客气地舔着脸向他们索书,商务印书馆的,北大出版社的,都是很高大上的呢。今年索书自己感觉颇为“出格”的一次,是向中国政法大学的陈夏红索要《钱端升全集》。夏红自己写了许多书,也编了许多书,比如写江平先生的《沉浮与枯荣》、《出没风波里》,有类政法大学学者群像的《风骨》等,他每有新作出版,我一般都会索来阅读。这一次也是一看到他主编的《钱端升全集》出版时,又毫不犹豫地向他索要,可等他把书快递过来的时候,我却后悔不迭:那么厚重的、沉甸甸地十二卷精装本,定价1800大洋,我居然也敢张嘴要!对这份友谊,除了认认真真地阅读外,实在是无以回报!


看了书有想法就想写出来,行诸文字。今年写作方面的收获,依然体现为每周为北青报写的时评专栏。曾经以为写个十几二十篇就会文思枯竭,难以为继的,不曾想就这么一篇篇地写下来,居然已写了两年半的时间。除了国庆和春节假期可以停写两期外,每年要实打实地写五十篇,真可谓是常年无休呢,没想到这写作的“副业”比自己教学的“主业”要求还严,教书有假期,写专栏可是一周不拉!不过因为写作也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读者,这倒是很意外的收获。北京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写信给我,说他也是山大的校友,我写的文章他每期必看。按他信中留下的电话打过去,老先生很兴奋地绘声绘色地讲起他所知道的历史系“八马同槽”中教授的故事,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儿,我们山大还真是一所有故事的学校呢!因写文章而结识老山大人,也算是奇特的缘分吧。

这么盘点一年的生活,总觉得没什么成就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小目标”,自己却得过且过,生活的有些消极。不过,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中,变化还是有的。比如课还在照常地上,只是对于我们来说,今年上课的地点发生了变化。我所在的学院终于还是从济南搬到了几百公里之外的即墨,为了上课,每周需要在济南和即墨之间往返,单程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的公交、加两个半小时的火车、加一个小时的班车,仅来回消耗在路上的时间就是近十个小时,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大增。生活全乱套了:老师们需要提前订火车票,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赶火车,每次出发需要检查教材、U盘、车票等等,当出差上课成为一种新常态时,无心教学和科研也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部署新校区或许有其整体的“战略”考虑,然而其搬迁带来的不便和负担,却需要每个老师实实在在地去承担,那不是说一句顾全大局就能解决的。当你为了完成两个课时的任务,却需要风雨兼程,披星戴月,长途跋涉时,能坚持多久就有待日后给出答案了。

本来大家都是很容易对生活满足的人,即便一年里忙忙碌碌收获不多却也很自得。可这份儿自得却因一场没缘由的搬迁而不复存在了。盘点完后应该想想新年有什么打算。不过小百姓的目光始终还是很短浅的。由搬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扰乱,更让人明白“不折腾”的“理念”是有多么的可贵。希望来年的生活没有什么起伏,能照常地读书,写作,上课,授徒,收入能保持现有的水准则可,涨一涨更好,房价不要大涨,物价保持平稳,社会上较少戾气,看好的东西能买得起,亲人们的身体都健康……想起龙应台某篇文章中写的一句话: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平常的日子依旧。这样的新年打算是不是有些奢侈呢?希望能心想事成吧。


(本文发表在今天的北京青年报第二版)


上一篇:2017,那些人和那些事 下一篇:“老赖”名下法院都能执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