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议会之母”的当代面貌

时间:2018-01-17 09:10:41  来源:  作者:

作为现代议会的发端,英国议会历来有“议会之母”的美誉。国内历史学、法学和政治学三个学科对英国议会都有过一些研究,但存在三点不足。首先是资料的滞后。由于资料的欠缺,再加上英国议会的诸多做法是以惯例而非文字材料的方式存在,导致研究据以展开的资料通常较为陈旧。其次,国内对英国议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关注于英国议会与君主之间斗争的历史,以及其中蕴含的“进步意义”,反而忽略了当前英国议会的状态。这一点从诸多对英国议会的研究出自历史学者之手即可发现。最后,出于政治立场的不同,部分对英国议会政治的研究先入为主之见比较强,批判意味浓重,相应地,也就谈不上客观了解英国议会的现状。


《英国议会政治》一书的引入,很好地弥补了国内研究的不足,让我们得以知晓“议会之母”的当代面貌。本书出版于2012年,距今不过几年时间,在选取的材料和介绍的内容方面都是国内学者无法接触到的,因而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此外,在介绍英国议会当前面貌的基础上,本书出于对英国议会未来的关切,用了大量笔墨来分析英国议会改革的各个方面,属于“基于了解的批判”。较之于那种“为了批判而批判”的立场先行之作,研究性充足,也更符合学术伦理的一般要求。


加深对英国议会的了解,可以为我国人大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个参照系。尽管我国人大不能等同于英国议会,二者所处的制度环境迥然相异,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也差异甚大,但是,它们都是典型的代议机关和立法机关。本书搭建起来的研究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都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人大研究很难令人满意的情况下。就研究框架而言,本书格外关注两对关系,即议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和议会与民众的关系。这一点,相比于行政与立法分立的美国,中国人大和英国议会的相似性要更大:一方面,我国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另一方面,我国人大的人民性自其产生之初即一直被强调。这种相似性可以成为比较、借鉴的基础。


就研究方法而言,无论对制定法律还是监督政府的研究,本书始终同时运用“多元主义视角”和“制度视角”两种方法并列考察。尽管在作者看来,这是为了揭示“多元主义视角”的问题所在。但对远隔万里的我们来说,这提示我们,即便是研究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一致,甚至完全不同。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可国内学者往往出于意气或者学科壁垒,固执己见,排斥其他方法。所谓的法教义学和法社会学之争即是一例。


作为一个人大与议会领域的研习者,我从本书之中还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原来比较立法机构在国外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译者严行健在《国外比较立法机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一文中有较详细的介绍。Salute!


(英)菲利普·诺顿:《英国议会政治》,严行健译,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上一篇:西游路上的妖与怪 下一篇:受贿和收礼的辨别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