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随笔

浮生若梦

时间:2017-12-08 15:45:17  来源:  作者:

“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金刚经》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切的存在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归结到空上。

于是有人认为,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人需要为自己的存在设定意义,确定目标,然后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这种意义是世俗的,还是绝世独行的。也许认识到人生无意义,才是生活的开始。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更替,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人能生存下来,传宗接代,这便是一大价值的体现。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有实现人类的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这才使得人类在地球着不断的生息存在。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理论,大凡实现了安全的需要后,都要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人的需要最高层次。

人的短暂生命,相较之于自然界的历史或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历史,犹如沧海之一粟,何其短暂,人们常用流星划过,形容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人的一生,相较于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地球存在过程,只能像一根小小的火柴,短暂的燃烧过后,连灰烬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人的经历、感觉以及痛苦、快乐的情绪体验,都是存在假象的。大多数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常说人生若梦,往事如烟。梦和烟都是若有若无的,绝非清晰可辨之物,也就不那么真实。就连记忆也靠不住,有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消失模糊了,有些记忆随着时空的变迁不复存在了。

然而这些,放在人们经历的每一天当中,那些喜悦、痛苦、快乐、忧伤又是如此的真实,那些开怀大笑、黯然泪下的经历,那些别离的伤心和相聚的喜悦,那蹒跚学步的孩子,日益衰老的老人,还有镜中日渐成熟的自己,又无一不是这样的真实,甚或是能感到人生的精彩。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痛快去悲伤,痛快去感动”,事实也好像如此。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单纯快乐的过好每一天,顺其自然的走下去,人生也莫不如此。无论做何感想,时间总是不会停下来,快和慢的只能是我们的脚步和心态。但是人总会想想这尽头,尽管对有的人略显遥远,对有的人就在眼前,无论是不愿、不能、不敢,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过人生的尽头。尽管一个人忙的都无法想人生尽头的事,或者是逃避不愿想,但最终还是要面对。

对于人具体经历的每一件事,人们在痛苦的时候都希望一切早点过去,在欢乐的时候,甚或没来的及多想,就转瞬即逝了。到最后,好似痛苦在人的记忆深处存留的更久,更加真切,影响也更为深远。但是这只是具体的事情,放在一生的经历中有能如何评价呢。

就像小时候,在秋收割麦时,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那望不到尽头的垄沟,要用镰刀一把一把的割下来,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乡村的秋收就是如此的。庄稼已经成熟,秸秆就变得粗硬,一不小心便扎到手上,还要始终保持弯腰的姿势,累和苦是真实的,然而回忆起来,累和苦却隐藏了起来,清晰的却是汗水背后的真实之感,还有看到父母在碧蓝的天空下,在无际的麦田中,挥舞着镰刀的身影,带来的存在感,有着更多是幸福和喜悦。

而现在这这种感觉是在家里的书房,长时间的阅读或是写字,猛然间抬头,看到外面的车水马龙,远处的天空中飞过的鸟雀,恍有隔世之感,虚幻的却如此真实。而转身下楼之后,投身到具体的每一件事情之中,真实的好似虚幻。也唯有在小时候的田野里和现在的书桌旁,才能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有人说,男人的存在,只要有女人和自然就足够了,依我看应该还得算上孩子,连人生的意义都有了。现在城市里的人们,自然已是遥远的事情了。

当时躺在满是秸秆的地头上,刚被割下的庄稼茬子咯着酸疼的后背,近处不时传来秋蝉的鸣叫,偶尔有不知名的小虫在飞来飞去,却仿佛失去了活力,连动作都有些迟缓。附近的一片是麦田,稍远处还有各种豆子,已经成熟了埋在地下马铃薯,渐渐变黄的枯草中夹杂着麦香。远处蓝蓝的天空,白云在一点一点的移动,天空开阔澄明,远山也就依稀可辨,数只燕子成群结队的向远山飞去。劳作的间隙不免畅想外面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思绪飘飞。山的外面还有山,但是山的外面是什么样子,却是充满着陌生和新奇。视线落到近处,夕阳向山的后面落去,远处尽是忙着收割的人们,偶尔传过来农人的喊声,“收工喽,回家喽”,看着前方毫无尽头的庄稼地,便想能否快点收割完毕。于是又想早点开学,怀念起了学校的日子,坐在课桌前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是一种幸福,那枯燥的语文背诵,那繁琐的数学公式,还有距离好似很远的英语单词,好像也变得熟悉和亲切起来。

但是如果把人生尽头比作收割的尽头,我想纵然是辛苦、汗水,甚或是劳累,也不会有人会希望迅速的走到尽头,因为没有痛苦和负担,人生的尽头便更加的虚无。

有的人会想一想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忙碌着没有时间去想,有的人又是沉溺在具体的世界中不屑于去想,但是想一想终归是好的,也就不会放大生活中的痛苦和忽视生活中的快乐,也就不刻意的追随快乐、闪躲痛苦,心态自然也就会平和而闲适。痛苦和快乐只是相对的存在,不同的人感受不一,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上附加的感受也是不一的。

史铁生曾说过一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在双腿失去后,怀念能自由奔跑的日子;等得了肾病,只能躺在床上的时候,便怀念坐在轮椅上的日子;后来身上生了褥疮,就连躺在床上也不安生,便又怀念能够安然躺着的日子。

于是就更好的理解,那些劳碌奔波的人们,风风火火的人们,求索于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人们的这些行为都是因为生命本身就短暂,为了自己认同的生命意义,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无论你意识没意识到,大多数的拼搏追求,都是这种背后的动力在推动。人生也如同火焰,内部的能量必须找到恰当的释放。大多数人甚或所有的人都在渴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如果过度的依赖外界的评价和认可,必然会失去自我评价的标准,也极容易被外界所左右;如果过度的依赖这种评价和认可,甚或不惜违背自己的本意,便成了人们所谓的好“面子”。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妄想创世之基业,传世之美名,但是说些让人失望的话,谈何容易。当然你也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呢。

想想一生如同快速熄灭的火柴,那些急于得到的认可,那些得到后的失去、失去后的得到还如此的重要吗。是生命本身的意义重要,还是外在的附加值重要,生命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财富、名利、地位、个人价值等等,孰轻孰重,无人能评判。就像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一样,你赋予怎样的意义和追求,你的生命也会变成你所追求的样子。(王少明)


上一篇:今天,我只想一个人 下一篇:个人主义的崛起——霍布斯《利维坦》读书笔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