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总问题的提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时间:2017-12-11 23:36:48  来源:  作者:

总问题的提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一)

哲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经过康德,可以走向任何哲学,不经过康德,只能走向坏的哲学”。在康德之后哲学界有这样一个判断:“没有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是无效的”。你再也不能独断的去说,哪个就是世界的本源,哪个就是生命的真谛。你必须为你说出来的那个观点在认识论上作出说明。你也不再能不加限制的说,通过对已有的经验总结,所得出来的规律可以直接做毫无限制的扩大和重复,而是要为你根据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应用范围提供充分的根据。

批判是什么,康德有个说法,“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宗教不能因为它的神圣,法律不能因为它的权威而免于批判。现存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出辩护”。因此理性本身的合理性也同样需要批判,理性的法庭首先要为自己的存在作出清晰的界定。为纯粹理性的有效使用单位划定界限,澄清由于越界造成的思想混乱。纯粹理性批判的意义就在于此。

有学者把康德哲学比作哲学的蓄水池,之所以说是蓄水池,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康德对过往哲学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将过往哲学的问题都纳入到他的哲学体系当中,而在康德之后的哲学所提出的问题,也主要是从康德哲学这里出发,或者,起码是康德化了的前康德哲学的问题。因此,康德,是哲学思考绕不过去的,蓄水池的比喻应和着回到康德去的口号,康德哲学不是一个过时的陈旧的哲学体系,而是源头活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在康德提供的思想操作平台的基础上展开思想。

康德哲学产生的背景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社会背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酝酿和成型与法国大革命的酝酿和发生几乎是同时的。他们都是启蒙时代精神的产物,也同时是启蒙时代的标志。启蒙对理性的高扬和对贯穿其间的批判精神,在康德的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启蒙时代精神的精华。二是科学和人文背景,牛顿物理学和卢梭的人文主义对康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甚至将康德比附为哲学领域的牛顿,康德哲学体系的建构样式,也却是能看到牛顿物理学的影子,空间感十足。如果把牛顿物理学看做是康德哲学的逻各斯源头,那卢梭的人文思想就是康德哲学的努斯源头。卢梭的思想是康德哲学内在的推动力,康德那里,“是卢梭教会了我……”这样的句式,俯仰可见。三是理论背景,康德早期是莱布尼茨_沃尔夫的理性主义哲学一脉的,理性主义论到根本处,总是要独断的认定某些东西是不证自明的,整个推论就建立在这样一个独断的被认定的前提上,这遭到了经验论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到了休谟的彻底的怀疑论,打碎了康德独断论的迷梦。如何正面回应休谟疑难的挑战,这是康德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起点。

康德哲学被看成是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我想可能的原因是这样两个方面的:

一是形式上类似,都是一种颠覆。哥白尼的日心说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过程。从一切围绕地球运动,到地球不过只是围绕太阳运转的普通行星。康德哲学也是一个翻转,但刚好相反,他是一个确立中心化的过程,从前是外部世界刺激人,人收集经验从而形成知识,从外向内。而自康德开始,人的因素开始真正的介入到知识的形成领域,人通过自己的先天认识框架去接受和归类接受到的感性材料,从而形成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形成之所以是普遍的必然的,是因为他们都是人的普遍必然的先天认识框架所接受和归类而形成的。那些接收过来的感性材料的出发点物自体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从知道。

二是作用上类似,哥白尼革命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的中心变成了世界的某个普通角落。这样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从此以后,关于此的思考再也没办法回到地心说那里去了。康德哲学在哲学领域有着同样的作用。在康德以后,真正的哲学思考不再是前康德的简单断定和无限怀疑,而是在康德建立的新的思想操作平台上在持有着认识论反省的自觉状态下展开思考。

康德哲学中有几组相对应的概念,从对这几组概念的分析中,康德提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第一对概念是先天的和经验的。

先天的是与经验的相对应的,也有将先天的译做验前的,在经验之前,逻辑上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康德说一切知识开始于经验,这是时间上的,必须先有经验才能形成知识。但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去承受知识,同样也是康德说的,并非都是来源于经验,是说人也参与到了经验知识的构成,在经验知识里有经验的成分,也有先天的成分。在此,康德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带有普遍必然性可能的经验,这种经验有别于经验论的纯后天收集和总结,也有别于唯理论的纯先天的断定,而是将二者融合的同时对其有效适用范围做出了界定。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比较重要:先验。先验的可以看做是先天的的二阶概念,先天的如果看成是一种事实状态的话,先验的就可以看做是对这种事实状态的自觉。对事实上存在于经验知识中的这个先天的内容,它的范围,来源,种类所做的研究产生的知识。

第二对概念是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是说一个判断,它的谓词是包含在主词之中的,判断只不过是把谓词从主词中分析出来,并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它的好处是普遍有效,坏处是,跟没说一样,顶多是把问题说的更清楚了,不增加新的知识。比如康德举的例子:物体是广延的,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无论如何是要占据一定空间的,这是物体概念自身就包含着的。分析判断很容易找到,比如水分子是可分的,一类的同义反复。

与分析判断不同,综合判断的谓词是主词与某种其他内容的综合形成的。也就是说相对于主词来说,谓词有了新的内容。这样的好处是确实有新知识产生了,但普遍性和必然性却没办法得到保证。休谟就觉得这些综合判断就是个思想的惯性,没啥普遍必然性。综合判断更多,花儿是红的,水是清的,我想广义的综合判断是包含着一些胡来的综合的。所以,康德在此要做的依然是调和,找到一种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又能够产生新知识的判断,作为知识的基础,就牢靠了。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上一篇:贫乏里的诗性 下一篇:“极限”还是“极险”?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