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阅读月记(1712)

时间:2017-12-31 23:16:16  来源:  作者:

杨照 迷路的诗歌广师大出版社 20121月第一版28.8万字,20121 1次印刷13.5万字

如果可以给书起个副标题的话,我想写“写给Y的情书”。

两种情况可以出诗人,一种是愤世嫉俗,一种是情窦初开。显然,杨照书里的内容刚刚是他情窦初开的时候。当文人遇到暗恋,是最容易成为诗人的阶段。《迷路的诗》就是杨照之少年维特。

杨照认为,“诗的本质就是打乱原来静稳、视为自然的感官或语言世界,予以错置、扭曲、重排来制造新的意义。”确切地讲,这可以是现代诗的定义。我同意。

大冰 我不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9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 35.3万字

沿袭大冰一贯的江湖故事路数,这一次有点回到最初读大冰的感觉了。8个故事,有新相识,有老相交。第一篇《弟弟》就把我整哭了好几回,故事结束处,禁不住失声痛哭。第二篇《你好小蓝》,我到情愿平平淡淡就到“八”就结束,逆转的人生太虐心了,但愿现在的小蓝已经度过人生的生死关,和心爱的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三篇《老兵不死》里的老兵已经不止一次成为大冰故事里主角。为啥有些人的命运就是注定一样永远都要折腾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来以保主角地位?

第四篇《成都姑娘》,“莉莉”,我网上搜了,确有其人。牛叉了!

后面的后面,看着看着,又开始一般了。最强烈的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大冰的“怨怼”。也许名气一大,嫉妒他的人也越多。其实不理最强大。硬要去解释,越解释越困乏。还有很多时候,大冰文字的“粗犷”失之故意而为的“粗鄙”,不自然,不顺溜。不像路内,虽然常用粗俗的“俚语”,但是契合人物和环境,就觉得特别顺畅接地气,会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效果。大冰的“野成长”,有点做作和刻意。

周大新 曲终人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4月第1 20162 4次印刷 22.7万字

官场小说近几年似乎很是流行。我看过的有写的相对比较好的如阎真的《活着之上》《沧浪之水》。最近看的包括纪实性的《追问》、这一本《曲终人财》以及尚未看完的《二号首长》,总觉得审美上达不到作为“文学作品”的程度。

如果说《曲终人散》在写作上有啥特点的话,就是作者从江南省省长欧阳万彤(无锡话同“饭桶”)的去世讣告开始,然后用采访省长生前曾有过交集的各色人等的方式来还原一个“正面”省长形象。

人的一生,本质属于自己也只能属于自己。但是当要“盖棺论定”时,所有的评价都在别人的嘴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作者用别人的嘴来尽可能地去还原出一个人的原型,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只是,如果真的都是每一个人一鳞半爪的回忆,那么以我个人的看法,至少每一个人的叙事方式、表达能力应该是不尽相同,尤其是能清晰地去评判和描述,不是任何一个被采访者都能完成的。

抛开手法,我总觉得要从一个官员的高度自律上去塑造一个纯纯的清官,是很难的,尤其是做到省级领导。权力实在太大的,而江湖又是如此的险恶。

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欧阳省长的后妻要“委托”作者写丈夫的这一生,明明她不是因为爱而嫁?关于这一点,我没有看到合理的交代。至于保险箱里的三件物品,更是点不了睛。

姚谦 如果这可以 是首歌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9万字

这些年,姚谦在内地发展得顺风顺水的。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文化人,也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投资人。而他的投资,也如他的收藏,随性里总有随喜的满足。

写词的不一定书就写得好。书写得好的唯一前提是有思想。当然这是我个人对书好的评判标准。

《如果这可以 是首歌》,一个词人的随笔,走到哪里都是歌。这样的体验,应该是很顺理成章吧。甚至他的日常,都可以冒出歌词来,这是诗人词人异于常人的特质,非我等凡胎可以望其项背。

他的收藏也挺有意思。每次出差,都收到“不堪重负”回来。他写摩洛哥买地毯的情节,让我想起今年逛太博会的一幕。阿拉伯人卖地毯,看到有客人来,打了鸡血一样,拿自己的“宝贝”一样一样举起来让你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肢体动作让你一看就明白。可惜我喜欢是喜欢,毕竟没有姚谦那么多还那么大的家,否则带一张阿拉伯地毯回家,也是极美的。

严歌苓 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4月第一版 12万字(约,电子版)

这是今年阅读的第5本严歌苓的作品,也是至今阅读的第10本严歌苓。正值冯小刚电影《芳华》上映,红了电影,热了小说,满屏都是《绒花》。

严歌苓最擅长的或许就是年代小说,比如《小姨多鹤》《陆犯焉识》,在我看来都是极其杰出的作品。而读《芳华》,终于又有了点回到最初读“小姨”的感觉,而小说的情景又相似于“陆犯”。

一代人到了一个集体怀旧的时代,于是有了冯小刚要求之下的“文工团”记忆。与这个怀旧集体呼应的我认为要算遍及各个城市的大妈们的“广场舞”,还有上个月底前我观摩的那一场山奇导演某中学七十年代文艺宣传队的“历史重演”。

还是说回小说。不论是男主刘峰还是女主何小曼,都是一个悲剧年代里的悲剧人物。刘峰太惨,惨到我有点不能原谅作者,而严歌苓的笔力永远是那么坚硬和严峻,乃至有着冷酷的味道。

刘峰,口齿要不清,可能会让人听成雷锋。不知道是作者故意还是无心。刘峰一开始确实一直是“雷锋式”的战士,愿意牺牲自己帮助任何人,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这是个自知不重要的人,要用无数不重要的事凑成重要”,不负刘峰的努力,之后就重要到当选军区代表上北京参加全军学雷锋标兵大会,照片上了《解放军报》。

就算是放在今天,也许在无数人的价值观里,仍旧是英雄就是英雄,英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何况是那样一个年代。所以在林丁丁的心里,身边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爱她林丁丁,唯有林峰不行。几年之后,“触摸”事件发生,在林丁丁一声“救命”的呼叫中,英雄的刘峰落幕了……

女主何小曼,受尽了后父家庭的歧视不算,在文艺队里也是一个人人讨厌的角色。要不是雷锋的刘峰的帮助,她或许永远只能在她一身的汗臭里遭同伴的唾弃。为了获得一次“掌上明珠”的体验,她用自己的小伎俩得到了成全,最终纸头包不住火的不止是她的谎言被揭穿,更是她自己终于在负不起的盛名下疯了……

我所以要认为严歌苓的落笔太坚硬,是因为畸形的年代产生畸形的价值观和造就畸形的人生尚可理解的话,到底我们还能庆幸,那个年代可以尘封在每一个人的过去,而让余生还能有看得到的光明和欣慰。

可惜,没有。

后来的刘峰更惨,甚至差一点客死乡野,在一片红蚂蚁群里尸骨全无。虽然人后来活了下来,但是严歌苓安排他失去了他的右手,难道真的就是那一触摸的报应吗?如果是报应,这报应太没有天理了!

何小曼的后半生,相对要好一点,不说逆转,也算让我看到人世那一点的暖色。这个暖色是否会在刘峰最后的生命里获得一丝他所有付出的回报,我不得而知。也许他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求任何回报的人,他宁可致死都要守护他爱的纯洁,也不愿意有任何一点的瑕疵加身在如已今非昔比的林丁丁身上,否则,他如何对自己交代如此不堪又如此心甘心愿的一生呢?

也许老K的“既怀念又痛恨”六个词,是一代人对那个年代最贴切而精准的表达。

我也愿意相信,这是作者的一部人性之作。“所有人心底都存在着那点儿阴暗,想看到刘峰露馅儿,露出蛛丝马迹,让我们至少看到他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也有着我们那些小小的无耻和下流,也会不时产生小小的犯罪感……”而最终,我们更需要的是灵魂上的反思,所以严歌苓说:“有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想,人群里对一个弱者的迫害欲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我们人性中的一个弱点,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了4个女兵不同的命运。”

我希望,这样的“芳华”永无来日!

老猫脂麻书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1万字

“故纸堆里的碎片”。

“家里有藏书,最怕人借书”,一句话戳痛一颗心。

看着历史上帝王们留下的笑谈,可以让人一切都释然。几千年,无论东西,王侯将相的智商与人民群众的智慧之间的矛盾貌似从未有过实质上的调和。

书中说,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在妻子重病的时候,主动要求去四川出差,在那里和才女薛涛打得火热。虽然“比渣”没意思,但是要明白,对人性与文化(历史背景)的东西,认清它而不是高估它要来得理性很多。

明朝大学士的三不敢荐值得借鉴:荐医生,系人之生死;荐老师,系弟子之终生;荐婚姻,系人子女之休戚。

抄袭这事,也是古往今来如江水滔滔不。连黄庭坚都抄袭过白居易的诗;有说白居易的诗和杜甫的诗也极为相像。只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也。

说到民间与政府斗智斗勇的故事,列举一个:1785年,英国《泰晤士报》出版。当局不愿意有这么一家报纸整天“念叨”自己,又不好意思直接禁止人家出版(从这点看,人家英国政府还不算最流氓),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收税。每出售一份报纸收税4便士。成本一高,影响销量。对这样的政策,摊贩们使出了自己的对策:不卖只租。结局又如何呢?重罚。可见哪里都是手臂拗不过大腿啊。不过话要说回来,200多年了,这一张以“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为宗旨的报纸,至今依然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不作感慨,只做记述。

看老猫写他们家的猫,觉得他就是一个十足的铲屎官,在两只喵了个咪面前,心甘情愿低三下四;看老猫写历史,则是满肚子的故事,信手拈来,让你不得不服。

老猫说:

历史是文人的大酒、姑娘的发梢、农商的劳作、艺术家的脑洞打开……

历史是大江涌动的清凉月夜,是葱白指尖划破的橘皮‘’是官场上无情的戏谑,是春宵帐中的甜蜜情深……

历史不是石头和铁板,历史是爱恨情仇、是失意、冤屈、悔恨,也是美好、感动、坚持和果敢。

我看,历史就是你说啥就是啥。

华姿 德兰修女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11月第1  1次印刷 25万字

合上书的一刻,我问西子:“你知道特蕾莎修女吗?一个为穷人中的穷人奉献一生的人,她一辈子都穿一双凉鞋,永远一身白色有点蓝色镶边的莎丽……”西子反问:“不是真实世界的人吧?”

看书的过程中,我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无法释解,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让特蕾莎(作者华姿喜欢用“德兰”的译名,我自己更喜欢“特蕾莎”)修女从小确定要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之后,把这个志向践行了一辈子?即便是信仰的力量,但是世界上有宗教信仰的何止上亿人,然特雷莎只有一个。所以,只有“圣人”一词可以赋予,也只有神祗可以解释了。

特蕾莎修女到底是哪里人,书是看完了,可我还是一头雾水。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这些国家的名字到底之间是什么关系?也许这些对特蕾莎修女而言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还有一部分的时间在全世界每一个有“穷人”的地方。特蕾莎两度访问过中国,虽然至今中国没有“仁爱传教修女会”,但这不妨碍特蕾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到1997年德兰嬷嬷逝世时,仁爱传教修女会在世界各地办了600多个会院,分布在127各国家,共有修女修士7000多人,其中修女4500人,分别来自111各国家,有很大一部分修女来自印度的中产阶级,有的甚至是出身于婆罗门阶层的贵族小姐。”

一次偶然的修道院外出,特蕾莎被街上所见之穷困的景象所震摄,尤其是街边一个濒死的老人喊出的“我很渴”之声,让特蕾莎修女在那一刻感觉是听到了耶稣的神谕,:上帝藉着一个身形悲苦的人向她呼喊“我很渴,就是要她到穷人中去服侍穷人,并要她相信,服侍穷人,就是服侍基督。”(《约翰福音》第19章里有一句记载:“耶稣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为应验经上的话,就说‘我渴。’”)

特蕾莎最初的工作就是从街上去“收容”无家可归贫病交加几乎等死的人,有些人身上的伤口因为腐烂还长满的蛆虫,他们被特蕾莎认为是穷人中的穷人。在特蕾莎看来,穷人是伟大,他们只是穷,但不缺少相互间的帮助和体谅的心。

修女后来工作的面向又发展到收留被遗弃的孩子还有麻风病人。“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人类所精力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起里8所麻风病康复中心,以及更多的医疗所。那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

特蕾莎曾经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它属于我们所有人,不管你是谁,都没有权利挥霍和浪费。每个人都有义务使这些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和更有效的利用。而让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恪守贫穷”——“神贫就是叫我们从物质的牵挂和物质的拥有欲中解放出来,然后,以这样的自由,去守一地爱”。这哪里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我现在唯一可以值得自己的庆幸的是,每当可以简而化之一餐一饭的时候,我内心体会的是愉悦,每当有购置新衣念头出来的时候,我内心能生出一丝的“罪孽感”。我们不能用道德去苛求他人,但绝对可以用道德来约束一己之行为。

19791210日,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典礼上,特蕾莎修女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以上帝的荣耀接受此奖,同时代表世界上所有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关怀的人们,我以他们的名义领奖。”而那一年的和平奖候选人多达包括了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内的56人,而卡特,直到20年后的2002年才问鼎诺贝尔和平奖。特蕾莎修女认为:和平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她也是“革命者”,但他革命的方式和全部内容,是爱。

她对全世界穷人的爱,使得她成为这个世界最无与伦比的圣女。当她于199795日在加尔各答仁爱传教修女会总部安然辞世,“加尔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印度政府为她设立了国殇期,全国下半旗致哀2天。913日举行国葬的那天,除了印度总统和总理之外,有来自20个国家的400多位政要为她送行,而短短一周的凭吊时间里,前往吊唁的人们超过了100万,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阶层,更来自不同的宗教。特蕾莎修女对世人的仁爱与奉献,成为这个世界唯一没有隔阂的信仰。

虽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依然不能完全理解到特蕾莎修女一件好事做一辈子背后的力量,所谓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更加更加难的是做一辈子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的为穷人中的穷人去做事,但是特蕾莎修女的精神和人格的光辉是可以影响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的,假如我们依然保有那一颗人性之初心的话。

张宗子 梵高的咖啡馆商务印书馆 20172月第1  1次印刷 15万字

作者在自己的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文字,能不能看到他所讲的“普遍意义”,我看有点悬。

非常片段的文字,但不是每一个片段都能在阅读时形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契合,游离的感觉很多,但他的文字是美的。

之前看过他的《一池疏影落寒花》,差不多的感觉。

上一篇:你好,亲亲的2018 下一篇:【2017年终征文】我们所处于的法治时代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