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读《梁漱溟日记》:修身才是修心

时间:2018-01-03 18:58:51  来源:  作者:

修身才是修心

——读《梁漱溟日记》

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想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如果你读的是工具书,那就是要搞清楚一项技能,熟悉一种操作。如果你读的是休闲书,那就是为了放松,给身心以休整。但是,我想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邓晓芒老师说的:读书是为了成人。我们读书,都是为了给生命以滋养,让人生更加丰富、丰满、丰盈。

去选择一本要去阅读的书,那么它首先就应该是能够给你的人生以滋养的。无论它是散文形式的,还是论文形式的。人们总是说“守住这颗心”,说“跟从你的内心”,但儒家却单单讲修身,而非修心。说起来,心,总是多变的,境遇上受了刺激会变,人际上受了刺激会变,甚至于单单天气变化都能让你伤春悲秋一番。唯有身体化了的习惯,身体化了的志向,才是能够持之以恒给生命以滋养,给他人以力量的源头。

如果,从这样的修身角度说,被出版的日记,就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有什么“史料价值”。它更是立体的,长时段的展示一个人在将自己的志愿不断身体化的全过程。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而非心正,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你的心是不是正,我们只能通过你的“身”是不是正,来判断你的“心”是不是正。谁也不会幼稚拿着身家性命去不断的信任“我原本不是想这样”“我不是故意的”“我本来是想好的”。

如果你想要把浓缩到几篇文章,二三著作,几本传记中的人格,在你的承认路上完整的呈现出来,以便能够“见贤思齐”。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去读一读日记。据说,托尔斯泰晚年离家出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日子总是忍不住偷看他的日记,而托翁又必须通过写日记来跟自己沟通。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就给了我们,通过日记,去了解和钦慕他们的伟大人格的机缘。

这些年,翻过很多的日记,印象比较深的是《曾国藩日记》和《胡适日记》,一个是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端,一个是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次高峰,大时代用什么安顿内心,过好这一生,两个人的日记都值得一读。

前段时间,梁漱溟先生的日记出版,上下两册,从1932到1981年,多数重要事件皆有记述。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个异类,在新文化运动时,他在讲传统。在扎堆折腾十里洋场的时候,他在办乡村教育。在达官贵人忙着发汉奸财的时候,他在奔走于和平组建联合政府。真真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践行着他自己写的那句“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读日记跟读书不同,你要找的不是逻辑一贯,也不是名言警句,更不是精彩花边八卦,当然,这也重要。就好像蒋介石的日记,给中国近代史研究带来的推进还是很大的。但作为我们个人,读日记,是看看那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奔忙于国是的人,那个一生都在自我成长自我塑造的人,他在九十几年的时光中,是怎样日积月累出那份伟大人格的。学得一二,也能受用无穷。

如果让我选一本著作,能体现儒家刚健尚行的精神,那首选梁漱溟先生这套两卷册的日记。每日读书,学外语,与人交流,迎来送往。你能在梁先生的日记里看到他早年为乡村建设亲力亲为,四处奔走。你能看到他记述自己的作为与如此这般作为的原因,一颗赤子之心,跃然于纸。你能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今天读了什么书,感想如何,今天又学了多久的外语。你能感受什么叫真正的为成人而学,在1949年的日记中,梁先生在日记中多处提到阅读经文、思考用功之法和对自己修行到何种程度,应继续在何处用力,佛学的窍要于我颇多受益,更可以见出先生为学的真诚。

这世上,我想,最难的事情就是将一件看起来最简单的事,不懈的坚持下来。坚持到它们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那些给人以力量的,不就是这样的从容践履吗?在1951年3月的日记中,先生提到“顾自己未反省亦等于没有听,虽有领会,未尝力行也”,现如今天天讲什么“明白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你明白了,却不去做,那等于没明白。“力行”才是根本。“功夫入手行之”“发愿,见体为两大事,发愿正应当在此发愿,见体亦当在这里见体,外此皆不切”。凡事都要从修身上下功夫,才能明心见体,有所收益。这不就是儒家的“刚健”之本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53年那场著名的“廷争面折”之后,梁先生三十几年余生与“反面教员”的名头为伴。这对于常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变故,从日记中看,梁先生的调整,在我看来却是无比精彩的。当月30日,日记中录了象山的话“要当轩昂奋发,莫恁地沉埋在卑鄙凡下处”,程明道的话“重担子须是硬脊梁汉方担得”。又讲“身不应离心,心不应离身,心身合,谓之中”。次月6日又讲“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说话好好说,如此谓之敬。敬则不偷不肆,敬则心在腔子里,敬则不逐物亦不遗物。由敬而慎,以入于独,而后心才发光明”,修身的工夫不停,心才能安稳。孟子言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庶几如此。

人生起起伏伏总是有的,平平淡淡也是常态。当日子叠着日子,一天天的平淡中,你要怎样的守住自己,当浮浮沉沉,炎凉世态,你又要怎样调整心态,尽量过好自己的人生?日子的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不代表你不能把这波澜不惊过得红红火火。“廷争面折”后,那些“墙倒众人推”,那些发给你的政协会议旁听证,再以“统计错误”做理由收回去,什么运动,历次运动,都要被拿出来运动运动,批评批评,要你解释解释,反省反省,检讨检讨,这也不代表你不能平心静气的写作《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讲读《中国文化要义》。这些平平淡淡或是浮浮沉沉,没有影响到您深研佛经,思索儒家,甚至听从“宽儿”的建议,认真的读起《资本论》。我忽然想起了一位学者在旅行札记中说的一句话:虽然,或许我们有能打败这个世界,但是,它世界也没有打败我,起码,我们势均力敌。

无论多么恶劣的条件,你总能有行动的空间,去过好属于你的人生。即便多么好的条件,你能靠的,也只能是你的行动,去过好你的人生。


上一篇:“水到渠成”的信息经济学内涵 下一篇:攥紧自己的芳华——观影《芳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