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论语使用手册1.4

时间:2017-12-08 15:07:23  来源:  作者:

论语使用手册1.4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为什么是三省吾身
2反省时怎么才算是忠与信了
3传不习乎的意思是什么

   1.三省并不是每天反省三次,三不是一个确数。

  古代的书写载体麻烦(竹简)又昂贵(布帛),所以多数意欲传达的内容,主要靠口口相传。口耳传播要远远多过以文字阅读方式的传播,因此,使用数字来记载言语方便记忆以方便传播也就成了普遍的现象。

  例如早期《洪范》一类的经典都有这样的现象。《论语》里面这样的现象也是处处可见。这里之所以会选择“三”,是因为在传统思想中有数始作于一,终于十,成于三的观念,《说文解字》里有以阳为一,合阴为二,其数三的说法,所以这个三不是一个确定的次数,不是反省了三回,而是反省到那个恰到好处的饱满状态的数。

    2.关于忠信的标准有很多,比如说“尽己为忠”。也有说忠信是一个意思,这个不太可信,起码在曾子这句话的语境里如果是一个意思就没必要重复一遍了。

  通说是:“忠当以心言,信当以言论”。心无私隐之谓忠,言有准实之谓信。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无论是忠还是信,忠不是只在内心,信也不是只重于言辞,这里的“忠”必须有外显的行才能算是完成了“忠”,而“信”也要有内在的“诚”才可以称得上是信。怎么样算是“忠”了,如何才算是“信”了,这都需要在具体情境之中去加以动态的把握,并不是有一个抽象的四海皆可的有关于忠信的形式标准可以去套用,也不是完全没有标准的和稀泥。
     3.“传不习乎”常见的解释是说:你要去向他人传此学问,必须要自己是对这个学问有所实践的。你要教给别人东西,你自己起码已经是身体力行的才可以。传又有“专”的意思,所以“传不习乎”的意思里面还有一层,就是你要传就必须对自己所要传的东西不但有实践层面的“习”,还要有“专”。所谓的所业既专,习之又久,才有资格去传。说白了,就是你要是对一件事情没什么专门的研究,没有一定的实践,就不好胡乱教育他人的。而今的世道,若是有人还能持收这样的信条,那真是善莫大焉。


上一篇:子凭父贵抑或父凭子贵 下一篇:放下奢望,让我们相期以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