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论语使用手册1.3

时间:2017-12-08 15:15:55  来源:  作者:

论语使用手册1.3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怎么算是“巧言令色”

2.为啥巧言令色就“鲜有仁”了


     1.巧言令色一般被解为“好其言语,善其颜色”,大概就是从说话上面下功夫,说好听的。如今不是有个说法嘛,最快取得进步的办法就是可劲儿的说别人好,说了让对方舒服,所谓“甘美悦人之言”“好其言语”。

   再有就是要从表情动作上面下功夫,言语得配合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效果才能更好,比如现在媒体上流行的那些传授套路的课程里面教的那样,比如别人滔滔不绝的时候,你要侧身注视着,然后问“哦,是吗,这样的吗?我还真不知道,您给我讲讲”如是云云,即所谓“最好的倾听者”,据说这样的人最容易讨人喜欢,这就是所谓的“善其颜色”。

   巧言令色的意思大概是这样。

     2.从1中不难看出,巧言令色被定位的很明确,就是以取悦对方为目的的言语表情动作上面的修饰和造作。个中高手被评价为“你明知道他说的是拍马屁,可他做的就是那么自然而然,你就是会很开心,即便你也知道是假的,装出来的”。

   而仁的核心是由内而外的一个发生过程,仁虽然最后是要推到外在关系之上的,但核心和发动处,却一定是由内心生发而出。那么毫无疑问,围绕着取悦他者形成的“巧言令色”这类外在行为就与仁的本意背道而驰了。也就很难形成根本状态的“仁”了。

  这里说的是“鲜有”,而不是绝没有,在注疏解读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鲜有就是这样的人还有一部分是仁的,夫子没有把话说得过分绝对。

  另一种说法认为,你如果去做了“巧言令色”这样的行为,那就是绝称不上“仁”了。夫子只是没有说的那么绝对而已。

  两种说法都有找了很多根据,我想这里并非根本对立,因为从内发生出来的“仁”,同样有可能形成言与色上的和悦(不以和悦为目的,所以并不总是相伴而发生,也不是必定会发生),所以从外显的具体现象上看,有些“仁”的人也是如此这般能够形成和悦的样子,所以是少有,未必没有。

   但毕竟二者现象虽然相同,发生原理却根本不同。所以,外在表现成那个样子的很少有仁的,而内在动机上以状态取悦他人为目的的行动状态,就根本不可能是仁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绝对没有。


上一篇:郎永淳醉驾事件有阴谋?司机一定要知道! 下一篇:悦读月记(1710)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
  •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
  • 送别【反贪即将转隶有感】
  •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
  •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
  •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
  •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
  •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
  • 让“用心”成为一种习惯
  •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